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改善

发布时间: 2022-11-01 |来源: 南宁晚报 |作者: 黎兆齐 程勇可 |责任编辑: 李鑫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专章论述,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昔日臭水沟,如今变身乐水公园,叠水瀑布、城水相融;鱼鳞云映衬着蓝天,“南宁蓝”常驻;打好净土保卫战,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筑牢首府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巩固、提升、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新建成的水塘江乐水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记者 程勇可 摄

昔日臭水沟如今变身乐水公园

这段时间,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志远社区的蔡阿姨等一帮姐妹经常到水塘江乐水公园休闲游玩。水塘江乐水公园位于南宁经开区,于9月24日正式开园,为江南区和良庆区居民新添一个休息娱乐打卡点。

水塘江乐水公园是南宁市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配套公园。漫步公园内,“乐水筑梦”主题为一大亮点,园林应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在尊重城市自然山水骨架及其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于江畔营造溪流、瀑布和湿地,融合亲水植被,呈现出多样化的微地形滨水景观,水溪之间勾连步道,江畔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美风光和鱼跃鹭舞的自然生态美景。

乐水公园未开建前,水塘江是一条被污染的臭水沟。乐水公园于2017年9月3日开工建设,经过4年多的建设,如今的水塘江绿荫郁碧、水澈鱼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南宁市又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汩汩清流见证着南宁市的生态蜕变。

近年来,南宁市借鉴那考河治理成功模式,对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内河开展治理工作,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的总体治水思路,开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经过努力,南宁市18条内河全面提质,建成区38段黑臭水体全面消除。2019年,南宁市入围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水塘江乐水公园中多样化的微地形滨水景观 记者 程勇可 摄

“南宁蓝”常驻成“流量密码”

鱼鳞云映衬着蓝天,倒映在百里秀美邕江……近日,市民杨先生拍摄了几张“南宁蓝”照片晒在朋友圈,收获众多点赞。“‘南宁蓝’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密码’。”杨先生感慨地说。

2013年以来,南宁市以“不容一粒沙”的决心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相继出台《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标规划》《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南宁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坚持提前研判、提前启动、提前减污,为有效应对污染过程提供技术支撑。加强臭氧、扬尘、秸秆露天焚烧等污染管控,2022年1—9月,对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检查企业3400余家次;检查建筑工地8900个次,道路积尘走航监测2310公里,通过扬尘治理“慧眼”系统发现并办理案件1726起;处罚违法露天焚烧案件113起,卫星遥感监测火点数同比减少31.2%。

今年1—9月,南宁市空气质量较去年总体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0,同比变好6.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169天,良95天。1—9月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6位,省会城市排名第6位。

在“南宁蓝”映衬下,南湖美不胜收 记者 黄维业 摄

打好净土保卫战保护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安全是民生大事,关系到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守土有责,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南宁市多管齐下打好净土保卫战。

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今年1—9月实施农用地安全利用面积5万亩,打好“建机制、筹资金、挖模式、抓技术、严管理”组合拳,形成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南宁模式”,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率先在全区制定出台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细则,指导完成20个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实施2个区域调查项目。

严格固体废物管理处置,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做好固体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全市34家重点危险废物单位和30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广西固废管理系统管理。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2年度“回头看”工作,今年截至9月底排查涉危废企业50家次,发现问题5家,已全部完成整改。

抓好广西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南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从57吨/日提升至115吨/日。开展医疗废物智能化监管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1—9月全市安全收运、处置医疗废物约14831吨。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监管,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4250吨/日,初步实现建成区原生垃圾零填埋。

生态修复治理让自然画卷“复原”

在南宁市隆安县震东社区,曾有一处废弃矿山——点灯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点灯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采石场,经过粗放式开采,植被遭到破坏,水体流失,后被荒废。

南宁市通过实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解决点灯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运用修复手段,不仅清除了山体危岩,还将一座休闲园林嵌入破损山体中。如今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已圆满完成,点灯山成为隆安县最大的公园,其最大的受益者当数周边群众。

隆安县点灯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只是南宁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宁市利用广西左右江流域(百色、崇左、南宁)被纳入第二批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机遇,在隆安县、西乡塘区、江南区和大王滩水库流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等3大类23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如今这些项目已圆满完工。

南宁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部署,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生态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记者 黎兆齐 程勇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