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万象“耕”新 不负春光
翻耕整地、配送农资、机械化春播……连日来,横州市广袤沃野,春耕备耕热潮涌动,不误农时不负春。
党员带头齐心助力春耕
近来,横州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领广大群众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2月20日上午,横州市马岭镇人民政府机关党支部联合横州市行政审批局党支部在马岭镇富津村开展了“党员带头助春耕、齐心为民办实事”机关党员干部助力春耕生产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现场,50多名党员干部在农业种植大户的指导下,撸起袖子、拿起锄头、俯下身子,按要求打槽、放苗、盖土,从刚开始的生疏操作,到后来的手法娴熟,大家干劲十足。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作,党员干部们完成了近60亩木瓜苗种植工作。
横州市马岭镇人民政府机关党支部联合横州市行政审批局党支部在马岭镇富津村开展“党员带头助春耕、齐心为民办实事”机关党员干部助力春耕生产主题党日活动。吴彩冰 摄
横州市马岭镇党委副书记甘涓兴说:“开展这次助春耕活动非常有意义,发扬了党员干部在服务春耕生产中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精神,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镇春耕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增添了活力与动力。”
在横州市,像这种党员干部“带头种、帮忙种”的事例还有不少。该市将继续大力引导和动员党员干部在抛荒复垦、春耕备耕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帮助群众开展农作物管护、整地、育苗等工作,实打实的为群众春耕生产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解决群众春耕的实际困难,推进农业生产。
储备农资做实备耕保障
“这500公斤种子马上要配送到横塘村一名种粮大户家中。”2月18日,横州市校椅镇先达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小英在自家农资储备仓库协调工人配送水稻种子。李小英介绍,春耕备耕开始后,要货电话不断。但店里提前筹备,储备了充足的农用物资,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确保农资供应不缺货、不断档。
农资储备足。韦艳 摄
为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横州市提前部署,做好春耕备耕农资储备和供应保障,指导农户储备种子、化肥等春耕农用物资,确保“粮草”充足,不误农时。
“今年我们春耕生产工作抓得也比较紧,提前动员全镇197家农资经营销售单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物资的调供储备,确保农资储备足。”校椅镇农业水利站站长王远能表示,校椅镇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约2.6万亩,为有条不紊开展春耕备耕工作,该镇坚持从早谋划,强化农资储备。截至目前,全镇已储备各类化肥6000多吨、农药200多吨、农膜20多吨。
机收机种科技赋能春播
正值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横州市各地的田野上,高效的机械化作业成为春耕主力。
机械化春耕。韦艳 摄
日前,在横州市校椅镇糖料蔗高效机收基地现场,工人们正利用晴好天气同时进行甘蔗的种植和收割,甘蔗种植机开行、下种、培土、盖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便田成方、道相连、渠成网;收割机、收料斗车在蔗地里来回穿梭,切削、剥叶、切段、装载等工序无缝配合。
眼前,正在进行甘蔗种植作业的是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甘蔗种植机,作业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径实施,甘蔗种植的行距、深度、精确度都有了精确的记录,为后期开展的甘蔗机械收割作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能提升甘蔗生长采光、抗旱耐涝、抗倒伏效果,可实现亩产7到8吨。
“机械化耕作跟传统人工种植相比,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节约成本,一台机器可以抵30人左右,劳动力成本大大减少。二是作物能够得到规范种植,合理的布点布局。三是提高效率,一台大型机器一天可以耕作的土地在100亩左右。”广西高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国富介绍,该基地计划种植1600亩糖料蔗,全部采取全程机械化作业进行种植,通过机收机种,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横州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用科技智能化管理助力春耕春种。去年,全市办理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资金约112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田间监测及作业监控设备即农业北斗终端,中央补贴资金单台5000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下,农机保有量持续增长,目前全市带有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化农机达近千台。
(来源:南宁新闻网 甘启琼 杨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