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踔厉奋发谱写南宁文化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3-12-20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尹海明 杨盛 |责任编辑: 李鑫

奏响时代强音,汇聚奋进力量。

回眸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催人奋进:一次次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宣传报道,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心声;一个个鼓舞人心、触人心弦的正能量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一幅幅文明画卷,彰显市民的素养、城市的品质;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十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着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大合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理论根基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深学深悟,方能细照笃行。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及南宁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市各级各部门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绿城大地完整准确全面得到贯彻落实。

思想之光,照亮新征程。十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邕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

以上率下,理论学习见行见效——

市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常委会会议的第一议题,及时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厅级领导干部示范领学,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级党委(党组)模范带学,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党员群众全面跟学,基层理论学习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氛围更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线上线下,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应该带头!”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理论宣讲大赛上,6名“脱贫先锋”上台宣讲,结合身边人事,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围绕党的二十大、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组织特聘教授(专家)宣讲团、大众宣讲团等各类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万多场,受众近500万人次,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2021年宣讲报告《山歌似水赞英雄理想如炬耀壮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积极推进“学习强国”南宁学习平台在全区14个设区市中率先上线运行,为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提供全新平台。

承上启下,研究阐释走深走实——

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办好理论栏目,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围绕重大发展问题深化理论研究,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68项,获国家和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3项,切实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创新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春风化雨的理论宣讲、聚焦对策性应用性理论研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邕城,并转化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壮大主流舆论 汇聚奋进力量

十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广西等重要时间节点,着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进一步讲好“南宁故事”,传播好“南宁声音”,树立好“南宁形象”。

服务大局,重大主题宣传澎湃有力——

精心做好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主题、重大会议的宣传报道,聚焦首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围绕工业发展、跨境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清廉南宁等重点领域,推出了一批生动活泼、有声有势的新闻报道,为南宁高质量发展凝心鼓劲、赋能添彩。全力做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宣传工作,讲述青春遇见,展现魅力南宁。

全市举行700多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及时、精准、权威发布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印刷发行行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印刷企业487家、各类出版物发行单位1100多家。

高质高效做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大节庆活动的社会宣传,一幅幅宣传画面、一座座小品造型、一场场楼宇灯光展示,齐奏活力开放的城市律动。

融合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巩固壮大——

破“壁”而融,“合”赢未来。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步伐,打造南宁云、老友云等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建成1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使之成为县级主流舆论阵地、社区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其中横州市融媒体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建设试点。

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深化“网友看南宁”“争做中国好网民”“V观南宁邕有精彩”“邕有爱E起来”等系列主题活动,扎实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活动。建设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新媒体平台矩阵,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网络生态治理工作,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用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全市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深入开展“扫黄打非”,6个“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获评全国示范点,首府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不断得到巩固发展。

入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7人、广西文化青年拔尖人才1人,出台《南宁文化领军人才评选管理办法》,构建梯次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创新有为,对外文化交流出新出彩——

十年来,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深化同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打造贯穿全年的节庆外宣品牌,连续举办16届《春天的旋律》跨国春节晚会、3届跨国中秋晚会,架起中华传统文化“出海”桥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先后7次开展“南宁渠道丝路交响”跨国采访行动,制作“海外南宁人”系列专题片在20多家海外媒体播出,南宁在国际“朋友圈”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云上丝路”国际传播项目,并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成为海外了解南宁的重要窗口之一。

厚植道德沃土 构筑文明高地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城市风景如画,邻里和睦互助,志愿服务暖心……走在绿城大地上,一街一景,一言一行,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气息与温度。

坚持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在全市上下厚植道德沃土、构筑文明高地。

践行核心价值观,铸就共同理想——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南宁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童心向党”“信用南宁美好生活”等主题活动,树立价值标杆,引领文明风尚。

不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扎实推进“书香南宁”建设。持续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品牌工程。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打造邓颖超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先后推出“全国医德楷模”杜丽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徐华、“抗疫英雄”梁小霞等重大典型,形成“树立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座城”的浓厚氛围。

与文明对话,为幸福增温——

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城市街巷、安全畅通的城市秩序、文明有礼的城市居民,融汇成南宁的文明“底色”,彰显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南宁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建理念,升级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城中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提升礼让斑马线等“五个礼让”品牌影响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成就,感受到幸福。

汇志愿微光,让温暖如炬——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全市170多万名志愿者、6373个学雷锋组织、4211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开展活动12万多场次,培育出“礼让斑马线”“快乐骑行”“朝阳暖夕阳”等一批群众认可、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志愿服务项目,江南区退役军人“冲锋号”应兵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吴应兵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南宁市“骑心合力”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隆安县城厢镇震东社区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

行走的文明,浸润美生活——

198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229个实践基地(实践点)构成了“一站多点”阵地建设网络体系,成为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推行“主题月+实践日”活动模式,倡导文明建设、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出爱心送考、爱心观影、爱心驿站、爱心课堂等项目,唱响“一城大爱暖邕城”主旋律;“大铁锅”“小板凳议事会”“小梁送工”等一批“地方特色、真人真事、生动鲜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主题实践优秀案例是温暖、更是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繁荣文化事业

南宁市坚持以文铸魂,今年一场场文化大戏精彩上演。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闭幕式上变幻的光影山河、激昂的青春脉动获得广泛赞誉;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创新开展“1+6+N”会事活动,办出了一届具有“南宁特色、广西魅力、全国影响”的文旅发展大会;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系列活动以多元化、立体式的活动彰显城市文化个性;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壮族三月三”创新融合,更展民歌风采、更具国际风范、更显时尚风韵……

文化若水,润物无声。南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从创排舞剧《刘三姐》,到制作广播剧《少年黄大年》,再到撰写报告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南宁市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登高原、攀高峰”工程,坚持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推出多部精品力作,让文艺之花在时代沃土中绽放。7件作品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3件作品获中国书法兰亭奖,9件作品获广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0件作品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舞剧《刘三姐》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邕剧《骄傲的画眉鸟》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西“十佳案例”。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绿城大地,创作出一批精品佳作。

群众文化惠民暖心——

全市596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博物馆、南宁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成为新地标,“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形成声势,成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全市14家图书馆、19家博物馆、13家文化馆和102家乡镇文化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每年持续为全市1455家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群众在领略文化魅力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稳步增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220家,实现营业收入196.06亿元,同比增长9.4%。一批文化项目落实落地,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三街两巷”、邕江南岸片区、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宁获“中国夜游名城”称号,10年来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区前列。

躬逢伟大时代,逐梦星辰大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记者 尹海明 杨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