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推广应用管理平台 实现服务“三个转变”——南宁市全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便民服务

发布时间: 2023-12-20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坚持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创新路径、强化服务,在全区率先推广应用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实现常规向精准、线下向线上、实地向数字“三个转变”。

数据赋能 构建便民新模式

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情况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安宁幸福。南宁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瞄准残疾儿童家长所忧、所急、所盼、所虑,树牢信息化建设初心,将信息化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家长端。

“自从使用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孩子的康复训练更规范了,进步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便民服务。”一名残疾儿童的母亲向南宁市西乡塘区启智教育培训学校送上锦旗并表示感谢。

据了解,该名残疾儿童此前迟到、请假、旷课比较随意,现在系统要求必须按时打卡、准点下课,康复的持续性得到了保障。而更让孩子父母满意的是,在外地打工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手机端进系统查看孩子康复进程,随时了解康复内容,更好地配合老师在家做好家庭康复。

“家长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当日、当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课程是否达标,并核对救助金额。孩子请假、转校、项目申请等都可以通过系统申请,大大缩短了家长的等待时间。”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化的服务方式灵活、操作便捷,和残疾家长的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用、结果互通,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为现实。

数据共享 服务效能不断优化

兴宁区春暖特殊培训学校是一家每年为400名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于今年4月启用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

“从康复数据需要40多名科任老师每天进行人工统计汇总,到现在通过系统扫脸打卡上课,实现康复课程信息自动汇总;从请款结算工作需要3名专职老师2天才能完成,到现在只需要1名兼职老师半个小时就能走完所有流程。”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后,学校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康复数据统计更加便捷精准,运营成本明显下降。

为让残疾儿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我市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全面梳理规范申请受理、资金结算、机构监管等救助业务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让救助全过程从“见面办”向“掌上办”升级,从“路上跑”变成“数据跑”,实现康复数据一键生成、结算材料一键发送、融合救助一键备案。截至目前,南宁培育的57家各级各类定点康复机构均已推广应用该平台,服务在训残疾儿童超过4600名。平台的投入使用让康复服务更方便、更快捷地覆盖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

数据治理 救助监管更加精准

“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汇总收集残疾儿童在训人数、康复指导师人数、机构情况、课程达标情况、资金结算情况,对服务数据均做了可视化处理,形成一本‘细账’,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打造了一张‘纵向一体、横向到边’的信息化监督管理网络。”市残联康复科负责人说。

从残疾儿童申请救助,接受康复训练,到向残联申请补助资金的康复救助全流程纳入平台监管,康复救助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做到纵向一体化管理,残联管理人员可以精准掌握每一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全过程信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现了业务横向到边的高效率管理,将残联、机构和家长三方纳入平台动态监控,消除信息壁垒,实现大数据管理,做到康复救助过程、资金实时监控、康复服务记录信息化监管,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实现数据集成一体化,依靠信息技术辅助处理救助数据交互、康复服务质量监管、救助资金使用等大量管理数据,有助于加强精准化管理、确保救助资金安全、防范廉政风险。(记者 冯梓剑 宋海溪 莫蕙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