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①|从“10+1>11”到“和合共生”“南宁渠道”——合作之道

发布时间: 2023-09-12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编前语:

今年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和峰会”)创办20周年。

走过了“黄金十年”“钻石十年”,东博会和峰会形成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南宁渠道”,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年来,与东博会和峰会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条独特的“南宁渠道”愈发宽广、越走越畅,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走深走实。

即日起,本报推出“‘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用一组组刻印着时代足迹的关键词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带您溯源追流一览“南宁渠道”从“干渠”向“灌区”全面提质的升级路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从历史深处走来,面向着未来;从南宁孕育而生,温润着世界。

2004年,首届东博会和峰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形成了一条开放合作的“南宁渠道”,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20年来,东博会和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南宁渠道”影响力持续提升,精彩诠释出“10+1>11”的巨大魅力。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高度评价东博会和峰会“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并强调“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各有侧重、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高层对话平台以及专业合作平台,畅通‘南宁渠道’”。

这是一条高层对话的重要桥梁。前19届东博会共有182位中外领导人、3800多位部长级贵宾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共举办超300场部长级高层会议论坛,建立40多个领域“10+1”合作机制,发表了《南宁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

这是一条经贸合作的黄金通道。2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延伸,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合作共赢之花: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机制和项目加快推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

这是一条民心相通的关键纽带。20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民众相知、相亲、相融。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馆;广西与东盟国家缔结了59对友城,为全国之最。

时光为约,山水为鉴。金秋九月,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将如约而至,重启盛会模式,再一次唱响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精彩合唱。

跨越山海,大道同行。与东博会和峰会和合共生,“南宁渠道”借东风、乘大势、走大道,一往无前、步步坚实、行稳致远。

引进来:携手更紧密的合作

“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是东博会的合作模式。 

20年前,马来西亚怡保咖啡在中国仅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自2004年举办首届东博会起,怡保咖啡成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常客”,每年众多马来西亚客商都带着质量上乘、品类繁多的怡保咖啡亮相东博会,深受中国“咖啡族”喜爱的同时,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呈爆发式增长。

受益的不仅仅是怡保咖啡。菲律宾香蕉、印尼红毛丹、柬埔寨大米……20年来,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商品通过东博会和“南宁渠道”走进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东盟客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分享机遇。

总部位于泰国曼谷的天丝集团便是其中之一。7月12日,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东盟经开区生产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将促进食品加工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为南宁市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构建优良的产业生态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认为,南宁独特的区位优势、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环境及面向东盟的“南宁渠道”,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在多重政策优势的促进下,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正进一步深化升级。未来,天丝集团将持续深化和拓展在华业务,拓展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为中泰经贸往来增添活力。”许馨雄说。

20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入,“南宁渠道”已成为不少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重要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搭乘双边经贸合作快车,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国际产能、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各地的企业、项目也借由东博会“引进来”、扎下根,依托“南宁渠道”越走越宽广。

“自第一届东博会开始,我们每年均举办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并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东博会项目签约活动。近5年来,东博会期间南宁市共签约了近300个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南宁市投促局局长梁庆介绍,通过东博会引进签约的瑞声科技产业园、世纪创新、金泰克、多氟多等项目,均已发展成为南宁市产业的中流砥柱,为南宁市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东博会“朋友圈”越来越大,南宁也日益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最佳窗口。

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一批批货物装卸车进出有序、一个个工作人员布展有条不紊……第20届东博会开幕在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内一片繁忙。正在室外展区布展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南宁市本土企业,是东博会的“老朋友”,今年已经是第13次参展。

和东博会共同成长的这些年,美斯达逐步发展壮大,“南宁制造”进入印尼、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市场,核心产品移动破碎筛分板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保持超过50%的市场占比份额。

“依托东博会的平台效应和日益畅通的‘南宁渠道’,我们‘走出去’的脚步越发坚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罗毅说。

如今,美斯达生产的“南宁制造”出口全球,并在RCEP、非洲和欧美市场的出口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销售市场从原来的19个国家增加至30个国家,成为国内国际工程装备领域知名品牌。

20年来,依托东博会和峰会等“南宁渠道”的平台作用,中国—东盟经贸等多领域合作得到了有效带动,促进了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批立足国内大市场、面向东盟、辐射RCEP其他成员国的项目加速落地实施:中国—东盟信息港分别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建设了海外云计算中心;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的金融机构超过300家;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已入驻文莱、柬埔寨、印尼、缅甸等9个国家近40家机构……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实现提质升级,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博会推动形成的中国—东盟合作独特的‘南宁渠道’,已逐步成为中国与东盟乃至区域更多国家经贸合作的‘黄金通道’。”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表示。

心连心:奏响和合共生“交响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汇聚中国—东盟人文、旅游等多领域合作共识的载体,东博会积极搭建多主体、多渠道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双方人民共享文化交流的成果。

“东博会对东盟与中国的人文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留学南宁,有的甚至扎根在南宁,实实在在推动了民心相通。”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告诉记者。

依托东博会这一重要合作平台,“南宁渠道”推动中国和东盟在人文、教育、民生、健康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促进区域人文交流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中国与东盟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超过20万人,中国高校开设了东盟10国官方语言专业,东盟国家建设了42所孔子学院和39所孔子学堂,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地。

“20年来,南宁市的国际友城新增22个,总数达27个,覆盖五大洲,国际友城数居全国自治区首府城市及广西各地市首位。同时,东盟国家友城达到8个,体现了鲜明的‘南宁渠道’特征。”南宁市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科科长陆欣楠表示。

“相聚到永久,风雨并肩走,共患难,我们手牵手,永远是朋友……”二十载春华秋实,二十年风华正茂,一首中国与东盟之间合作共赢、民心相通的“交响乐”荡气回肠。

“随着‘一带一路’和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深入建设,东博会将持续拓宽‘南宁渠道’,双方的‘亲密值’将迈上更高台阶。”韦朝晖说。

从“10+1>11”到“和合共生”,再到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东博会与“南宁渠道”的故事仍在续写华章,这是源自南宁的故事,是中国与东盟的故事,更是属于世界的故事。(记者 王海云 韦静 尹海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