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高标准精细化管理 持续擦亮绿城名片——南宁环卫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有序推进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 2024-01-25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创新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全力推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城乡环卫工作效能、推动农村垃圾转运……近年来,南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环卫处”)把破解民生难题作为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的着力点,推动我市环境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垃圾分类模式更迭出新 人居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为进一步提升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市环卫处结合不同住宅小区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分类设施改造,实现“撤桶并点”,解决垃圾乱堆乱放、臭气扰民问题;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点“微改造”,推动“桶点”改造。

广西电力安装公司小区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前,小区内垃圾投放点混乱不堪,给居民带来很大困扰。自2021年起,该小区设置定时定点投放屋等设施、加强入户宣传、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形成由“社区居委会主导,物业实操,社会组织支持”的多元合力格局,高效高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荣和新城小区则探索出垃圾分类“共益模式”,将垃圾站改造成共益社区厨余处理中心,实现生活垃圾就地循环,减少垃圾运输和处理成本。这是我市探索多方合力参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深度协作与融合的生动写照,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建设投产解决难题 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高

市环卫处努力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全面推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一方面,保障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平里静脉产业园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全面推动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有效解决横州市、青秀区等地产生的垃圾处理问题,进一步增强南宁市垃圾终端处理能力。

据了解,南宁市建成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和分类全量处置目标,具备4250吨/日的其他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70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530吨/日的有害垃圾终端处理能力、2500吨/日的再生资源利用处置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处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设备升级提高保洁效能 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开展

统筹规划,全力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2023年,市环卫处引入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推动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质增效,实现全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92%,为环卫工人减负,更为绿城“增彩”;督促指导各城区环卫部门提高环卫保洁质量,深入实施“深度清洁”,实现道路清扫保洁全天候全覆盖;打造80条机械化清扫保洁示范道路,量化考核道路保洁,打造能“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让来领略绿城风光的外地游客更深刻地感受到南宁的干净与整洁。

全市环卫部门全力做好各类重大活动的清扫保洁和设施服务保障工作。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期间,对赛场周边道路进行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除尘降尘等工作;在南宁马拉松等重大赛事活动期间增设24小时全天候开放移动公厕,做好服务工作。

农村垃圾转运效能提升 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垃圾治理是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综合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2023年,在40个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全部完工基础上,市环卫处建立高效科学畅通的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完成农村落后垃圾池普查,加强对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常态化督导,2023年共完成1687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整改,有效提升城乡垃圾治理水平。目前,南宁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覆盖率达99.3%。

如今,南宁市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布局、协同处理、循环利用”原则,依托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构建“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打造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外循环、园区内能量物质转化利用内循环的“双循环”模式,为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模式提升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提供基础支撑。(记者 覃雨轩 覃巾玲 陈思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