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蓝天碧水擦亮城市底色 执绿为笔绘就生态画卷——南宁市5家单位获评首届广西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发布时间: 2024-02-0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刘茜 |责任编辑: 李鑫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了第一届广西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人民政府、南宁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评先进集体;韦启臻等8人获评先进个人。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等5个单位表示,将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乘势而上、拼搏实干,为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宁市生态环境局

固绿水青山之本筑绿色发展之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环保决策部署,在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

统筹完善机制,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牵头制定《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南宁市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出台《南宁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的落实,全市大环保格局进一步形成。

聚焦主责主业,统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部门联防联控,构建污染防治“一盘棋”管控格局。2020年以来,南宁市连续四年空气优良率96%以上,其中2023年达98.9%,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省会城市前六,“南宁蓝”成为靓丽城市名片;水环境质量持续实现“三个100%”,即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原有38段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现场推进会在南宁召开,南宁市作经验交流发言,土壤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7至2019年南宁连续荣获“美丽山水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三连冠”城市。

在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宁市通过规划引领、传导压力、分解责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已具备515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70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初步实现建成区原生垃圾“零填埋”,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强化生态示范创建,上林县、良庆区、邕宁区、马山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3个镇、34个村获评广西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扎实推进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年度任务全部完成。23个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部完成验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各类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连续6年实现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向绿色发展要效益,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服务,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六大千亿元产业建链强链、绿色发展。全市有6个项目纳入自治区级EOD模式项目,总投资127.4亿元。 

青秀区南阳镇人民政府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应有之义。近年来,青秀区南阳镇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胆摸索和实践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模式。连续五年获评乡村建设“十佳乡镇”,荣获“国家卫生乡镇”“自治区生态乡镇”等称号。

瞄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南阳镇依托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创建优势,围绕“一带、一基地、三区、一平台”定位布局,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文化—教育—农业—康养—娱乐”串点成线,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壮乡民俗文化小镇。

良好的生态为文旅发展加码,作为《赶圩归来啊哩哩》词作者古笛先生的故乡,南阳镇壮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打造了花雨湖4A级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培育了古岳文化艺术村文创产业,乡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亮点纷呈。南阳镇还成功申创“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首批)、“广西中小学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南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化实习基地”等十余个示范项目。

生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南阳镇将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一期)等项目列入青秀区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稳步推进土地流转3050亩,加快南阳镇现代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基地等项目落地,完成南阳镇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等22个项目。目前已形成了留凤坚果种植基地、花雨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其中,花雨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火龙果获“南宁火龙果”地理标志认证,精品火龙果、澳洲坚果、优质水稻等岭南地区特色农产品亮点突出。

乡村生态更加宜居,南阳镇组织开展“三清三拆”、风貌提升等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加大秸秆禁烧的巡查和宣传力度,推进南阳镇污水处理厂及5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水体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改变。 

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

做足水文章保障“城市静脉”

水是城市的生命线。如何爱水、治水、兴水,追根溯源在于“清水”。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总体治水思路,推进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那考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的PPP项目,探索出城市内河治理的独特治水模式,成为南方丰水地区内河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认真总结那考河项目经验,将那考河生态治理模式复制应用于南宁其他城市内河综合整治项目中,打造“那考河2.0升级版”,不断改善提升城市水环境,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朝阳溪、亭子冲、那平江等一批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项目完成建设,2020年底将南宁市38段共99.4公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以那考河治理改造为样板,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稳步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开展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建设及管养维护、河湖清淤及岸线垃圾清理、河道生态修复等工作,不断扩大治理成果。扎实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攻坚战和排水管网建设管养维护攻坚战。

2020年1月,竹排江流域系统治理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典型案例,2023年那考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年来,中央、自治区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南宁市水环境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南宁市水清岸绿生活美点赞。新建和改建公园、亲水观江平台、绿道、运动场等一批文化休闲广场和便民设施,不断满足群众亲水、近水需求。 

南宁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

以“智”促治扬尘治理精细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扬尘污染治理新格局,南宁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搭建南宁市扬尘治理视频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慧眼”系统),探索智慧治尘新模式。

2018年,该中心整合南宁市内有土方运输的在建建筑工地、采石场、搅拌站、消纳场以及主要运输道路等监控视频资源,打造并推出扬尘治理源头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智慧化综合监管平台——“慧眼”系统。2022年9月,“慧眼”系统功能升级改造,打造了事前预防、案前预警、案中联合执法、案后信用考评的扬尘治理“智脑”模式。

依托“慧眼”系统前端视频监控功能,南宁市率先创新开展“互联网+扬尘治理”、“非现场”执法工作,探索建立“1+X”模式,大幅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工作效率。“慧眼”系统可自动生成扬尘违规预警预报信息,座席员在核查案件信息后即可一键上报,有效提高扬尘违规行为的发现率。

根据南宁市扬尘治理工作经验和特点,该中心创新提出扬尘“三色码”监管模式。“慧眼”系统根据违规行为发生的频次、类型,实现自动赋码,对污染源头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其中,红码监管力度最强,黄码、绿码监管力度依次减弱。首次赋码时均认定为绿码,此后针对扬尘源头出现的不同违规行为,根据三色码标准转为黄码或者红码,整改达标确认后,再次根据整改情况进行转码。城管执法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对污染源头形成有效震慑,实现扬尘治理精细化。 

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攻坚水环境治理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实效

城市内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由蓝图变为实景,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充分发挥首府南宁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主力军作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实现新提升。

勇挑水环境综合治理重担,擦亮首府南宁生态宜居品牌。全面打赢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完成总长约91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的5条内河治理。完成39.8公里的邕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百里秀美邕江”成为南宁新名片。完成邕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南宁主城区5座水厂取水口上移,加快实施邕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着力打造“两江并举,互为备用”的新水源系统。实施南宁市排水管网、泵站统一管理,推进南宁市“厂网河湖一体化管控”实现信息化,南宁市厂网河湖一体化管控平台荣获全国2021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应用案例一等奖。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优化南宁市地表水水质。适度超前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9至2023年,新建和改扩建15个水质净化厂,敷设污水管网约153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81.5万立方米/日,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主动挑起南宁市垃圾处理重担,南宁建宁水务集团积极打造全市全域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南宁模式”。建成平里静脉产业园以及国内首个采用协同处置方式处理各类固体废物的“一园一企”循环经济产业园——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固废处理设施,为南宁市新增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3150吨、厨余及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600吨、医疗废物日处置能力30吨,实现城市建成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目前,该公司正加快建设宾阳、江南等2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持续提升固废终端处理能力。打造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和清扫保洁、中端转运、末端处理的全产业链业务格局,形成“无废南宁”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模式。 

(记者 杨盛 刘茜

 

相关文章